亚洲经济动态(日本)总第十一期 20210817

发布时间:2021-08-18

一、日本经济动态

 

(一)日本上半年经常项目盈余增50%

日本财务省公布称,2021年上半年(1至6月)经常项目盈余为10.467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3%。这主要受惠于经济从新冠疫情影响中复苏令出口改善。同时,由于访日外国旅客数减少,旅游收支盈余缩水至四分之一左右。

 

经常项目中,贸易收支顺差为2.3143万亿日元,两年来首次在上半年实现盈余。出口增长22.2%,汽车、半导体制造装备等呈现增长。进口增长11.6%,有色金属、通讯设备等增长。

 

(二)日本合资公司将生产“半价电池”

斯特兰蒂、日本丰田和松下合资的电池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最近宣布,到明年,将制造价格下降50%的“半价电池”。其战略是大量订购锂、钴等电池原料,通过增加生产线的方式降低成本。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如果该计划行得通,就能追赶上中国的CATL和韩国的LG能源解决方案等电池竞争对手。”

电池是占据电动汽车生产单价40%的核心零部件。目前电动汽车电池价格在每千瓦时140美元左右。汽车业界认为,如果电池价格跌至一半,即70-80美元,电动汽车市场将实现爆发式增长。日本松下正在努力革新从盐水中提取锂的技术,将长达一年的提取时间缩短到几周左右。

 

GM与LG能源解决方案已经联手在美国国内建设70GWh规模的电池工厂。福特、沃尔沃计划最早在2025年之前建成生产50-60GWh的工厂,大众、斯特兰蒂、戴姆勒计划截止2030年生产200GWh以上的电池。

 

(三)日本科学家研发用唾液迅速准确检测大肠癌技术

日本庆应大学尖端生命科学研究所宣布,成功研发了用唾液检测大肠癌,且一次检测多人样本的技术。该技术的准确率较高,检测所需时间大幅减少,被期待实现轻松诊断癌症。

 

大肠癌等患者的唾液和尿液与普通人相比,会检出高浓度的多胺。鹤冈市创新企业“SalivaTech”开发了专用检测试剂盒等,利用唾液中多胺浓度来检测是否罹患癌症及患病风险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推进。据悉,与普通便隐血检测相比,唾液检测不花工夫且准确率较高。此外,已知晓胰腺癌、乳腺癌、口腔癌也有唾液中多胺浓度上升的现象,或许也能应用于这些癌症的检测。

 

(四)日本拟大幅上调2030年度电源中再生能源占比

日本经济产业省7月在专家会议上展示了正推进修改的国家中长期政策指针《能源基本计划》的草案。该草案提出,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电力源,至2030年,再生电源比例将大幅上调至36~38%。核能则维持现行20~22%的比例。火力发电2019年度实际占比为75.7%,明确给出的目标是要大幅降至41%。

    

再生能源2019年度的发电占比为18.1%。此次提出的目标为该数字的约2倍,草案强调“将以最优先的原则推进”。2030年度的详细规划中,占比最大的太阳能预计为约15%。

 

再生能源与核能及此次新增的包括氢和氨在内的“去碳化电源”在2030年度占比将达到59%。草案预计到10月将通过内阁会议决定。

 

(五)日本上半年出口增23% 创近11年最大增幅

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日本的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大增23.2%,为39.857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万亿元),为2010年上半年以来最大增幅。金额也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高出4.2%。受全球经济复苏带动,面向美国、中国等国的汽车出口势头良好。

 

进口额增加12.2%,为38.8723万亿日元。贸易收支顺差9850亿日元。2021年上半年对美出口增长23.9%至7.0581万亿日元。汽车出口的增加起到了带动作用。对美贸易顺差大增60.6%至2.8118万亿日元。

 

对华出口增长27.0%至8.6045万亿日元,是有可比数据的1979年以来半年最高金额。汽车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势头良好。贸易收支为逆差1.1111万亿日元。对欧洲也呈现7196亿日元的贸易逆差。

 

(六)日本综合商社纷纷加大对医疗和健康业务的投资

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日本国内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日本各大综合商社正在加强与医疗和健康相关的业务。三井物产向亚洲最大规模的民营医院集团“IHH Healthcare”投入合计约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7亿元),作为最大股东参与经营。IHH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开设了约80家医院。

 

三井物产选派专业人才,致力于广泛利用人工智能(AI)提升服务,力争以中国和印度为中心,实现进一步发展。丸红将在俄罗斯设立体检中心等设施。丸红还将与旗下有多家医疗机构的俄罗斯铁路公司合作。三菱商事则由销售医疗用品的子公司面向日本国内医院,提供旨在有效管理物品的系统,并帮助制定采购计划。伊藤忠商事致力于新的医疗人才匹配业务,构建用智能手机APP把牙科医院和牙科卫生士等联系起来的机制。住友商事由全资子公司、运营药妆店的Tomod's与超市巨头Summit合作,让Tomod's的管理营养士在部分Summit门店常驻,设置能测定健康状态的专柜。

 

(七)IMF下调202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预期至2.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末预测日本2021年实际增长率为2.8%,日美欧七国集团(G7)中,预期下调的仅有日本。IMF指出下调日本预期的理由在于为防疫实施的餐饮店等营业限制。2022年增长率预期上调0.5个百分点至3.0%。

 

二、中日贸易与经济合作

 

(一)日本对华出口占比创10年来新高

日本财务省发布的2020年度(2020年4月-2021年3月底)贸易统计速报称,日本对华出口所占比重为22.9%,首次超过2成,超过了对美国出口,创下10年来新高。但如果中美对立波及到贸易,有可能成为阻碍日本经济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的风险因素。

 

日本2020年度的总出口额为69万4873亿日元,同比下滑8.4%。2009年度发生美国雷曼危机后,日本出口额下滑了17.1%。这次降幅较小,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率先恢复。

 

日本2020年度对华出口额为15万8996亿日元,同比增长9.6%。在日本财务省统计的3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增长的只有中国和瑞士,铜产品、半导体零部件以及塑料出口大幅增长。日本对华出口所占比重2010年后一直保持在17%~19%,而2020年度超过了2成。在进口方面,中国所占比重由2019年度的22.9%上升为2020年度的27.0%,创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居家办公需求扩大,个人电脑等计算机类增长30.7%,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增长9.6%。

 

(二)江崎格力高借杏仁露涉足中国健康市场

日本江崎格力高公司8月初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在日本国内推广的以杏仁为原料的饮料“扁桃仁效果”已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这是该公司首次涉足中国健康市场。江崎格力高打算抓住中国市场不断高涨的健康养生意识带来的需求。

 

该饮料8月1日开始在阿里巴巴运营的电商网站“天猫”等销售。据格力高介绍,在中国,随着消费者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豆奶等植物蛋白饮料市场不断扩大,但杏仁露几乎没有市场。该公司计划利用其在日本国内的成熟技术经验,将该饮料打造成在中国拉动杏仁露市场的品牌。

 

江崎格力高自2014年在日本推出“扁桃仁效果”以来,在日本的杏仁露市场占有约9成份额。

 

(三)发那科在中国增设机器人工厂

日本工业机器人大型厂商发那科(FANUC)投资2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5亿元)在上海市增设工业机器人工厂。中国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正在电子产品等各领域推进生产自动化。推进工业机器人国产化也是其中之一。在此背景下,发那科希望通过大型投资抓住需求,守住在中国份额第一的位置。

 

发那科此次在中国的单笔投资, 属于历史最大规模。新建部分的工厂将于2023年投产。工厂占地面积合计将达到34万平方米,是原来的5倍。上海市的工厂将在根据客户要求更换机器人手臂和传感器以及设定程序等方面提高定制能力。

 

围绕中国的机器人需求,日本安川电机也将投资约50亿日元,于2022年度内启动位于江苏省现有工厂旁的新工厂。瑞士ABB也将在2021年内在上海市投资约170亿日元,建设新工厂。

 

(四)日本罗森在中国开设新型门店

7月底,日本罗森(LAWSON)与松下合作打造的、使用物联网(IoT)的新型门店开始在中国营业。该门店采用将网上下单的商品放在寄存柜里提货的模式,为了满足食品方面的需求,还增加了保温功能。这是罗森在日本国内外的首次尝试。该公司计划在数字化进展迅速的中国率先引进相关模式。

 

罗森在辽宁大连开设了第一家新型门店。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APP下单并付款后,店员会备好商品,将其放入保温式寄存柜中保管。消费者来到店里后,可用密码打开柜子提货。罗森计划在大连试验性运营新门店,如果反映良好,将推广到其他地区。用来保管食品的冷藏等电器设备由松下提供。

 

(五)日本电产组团在中国代工电动车零件

日本电产将与20家零部件企业组建联盟,在中国涉足纯电动汽车(EV)的一揽子代工。日本电产力争代工与汽车相关的整套零部件,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启动了谈判。鸿海精密工业也将涉足电动汽车代工等,在纯电动汽车时代,幕后企业将成为背后的主角。

 

日本电产在辽宁大连的新工厂于6月全面投产,计划到2022年3月在相邻地段建成第2栋厂房。另外,日本电产还探讨在中国内陆地区新建工厂。大连新工厂将生产属于“纯电动汽车心脏”的驱动马达。产能最高每年可供100万辆纯电动汽车,这相当于美国特斯拉2020年产量的2倍。日本电产将在中国的新工厂周边建设零部件企业,其目标是以纯电动汽车零部件为中心、在主要工厂周边建设“供应商城镇(Supplier Town)”。具体来说,除了驱动马达相关的零部件之外,还计划吸引制动器和助力转向相关等20类零部件的工厂。

 

(六) 日本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今年前7个月,中日贸易总值为1.37万亿元,增长12.6%。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6049.8亿元,增长8.7%;自日本进口7688.9亿元,增长16%;对日贸易逆差1639.1亿元,增加54.2%。

 

(七)日企调整供应链应对中国自动化需求

涉足工厂自动化(FA)的日本各企业已开始调整供应链。SMC和安川电机等将在海外推进工厂和物流网的完善。原因是以中国为中心,减少工厂人力的投资趋于活跃,要求缩短交货期的趋势正在加强。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反映了稳定的供应体制的重要性。相关企业将不断推进跨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的构建。

 

SMC公司计划2021财年(截至2022年3月)推进创历史新高的500亿日元的设备投资。在中国,SMC将在天津推进新工厂建设,北京的现有工厂为应对货物量增加,将提高零部件加工能力。2020年底,SMC新成立了统筹在华业务的控股公司。此前,在中国南北地区的销售公司不同,今后将统一应对客户。 

           

另外,工业机器人领域也出现努力提高产能和物流效率的趋势。安川电机将投入40~50亿日元,在江苏省的机器人工厂的附近新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零部件工厂。计划最早在2022年度内启动生产。该公司表示,“在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明显,自动化投资今后将不断增加”。

 

安川电机在江苏省的工厂具备年产1万8000台机器人的能力。发那科也将在中国上海投入260亿日元,扩建根据客户企业要求优化机器人的工厂,预计2023年内投产。

 

上一篇:亚洲主要经济体人均GDP:中国1.2万美元,日本4万、印度0.2万

下一篇:报告:疫情使亚洲经济60年来首次衰退,八千万人陷极端贫困

主办单位: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城乡融合发展委员会